做标书有什么好的网站吗,网站建设与seo,网址导航网址大全,合肥最新通知今天文章主题#xff1a;无人生还#x1f525;所属专栏#xff1a;C语言每日一题#x1f4d7;作者简介#xff1a;每天不定时更新C语言的小白一枚#xff0c;记录分享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x1f604;#x1f3b6;个人主页#xff1a;[₽]的个人主页#x1f3c4;#x1f… 文章主题无人生还所属专栏C语言每日一题作者简介每天不定时更新C语言的小白一枚记录分享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个人主页[₽]的个人主页 目录 前言编程起因项目介绍情节简介讨论内容找出凶手 设计思路1.整体逻辑方法一方法二 2. 具体逻辑方法一方法二 代码展示方法一依次假设法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方法二 逻辑推断法较容易想到速度最快结构最简单 效果展现结语 前言
编程起因
最近刚刷到过一个有关逻辑判断的猜凶手的题目于是想着能不能将其带入到无人生还1的背景中去重新设计一下这个题目增强题目趣味性的同时还能更加好的锻炼我们的编程思维于是有了这篇文章的设计。
项目介绍
情节简介
士兵岛上现在只剩下了四个人眼看着桌上的小士兵只剩下了四个四个人更加的诚惶诚恐生怕下一个对应童谣死的就是自己剩下的人分别是维拉教师隆巴德队长阿姆斯特朗医生以及布洛尔侦探这里简用A,B,C,D进行标记。为了避免单独被杀四个人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一边互相猜忌一边讨论谁最有可能伪造了自己独处时的经历因为这个人要么和欧文先生串通一气要么就是欧文先生本人。
讨论内容
讨论内容简记如下 A说不是我。 B说是C。 C说是D。 D说C在胡说。
找出凶手
假设二刷《无人生还》的你依稀记得这四个人中有三个说的是假话一个说的是真话那么伪造经历的到底是谁呢请运用编程来查出这个人。 设计思路
1.整体逻辑
方法一
运用依次假设法以此判断每个人是伪造者时三假一真的条件判断是否为真。
方法二
运用逻辑推断法直接得出要么D是伪造者要么D不是在依次判断条件真就是D假就是C。
2. 具体逻辑
方法一
设置四个变量代表凶手分别将其赋值为0从a开始一次通过赋值为1来假设伪造经历的人在运用分支语句将四句话变成判断语句的形式在相加如果三真一假成立的话则和为1判断其和是否为3若为3则找出凶手若不为一则将a赋值回1洗清a的嫌疑后再继续假设下一个人。
方法二
既然四个人说的话中三真一假仔细观察可知C和D的话互相矛盾C说D是伪造经历的那个人D说C说谎那么只要假设D是否是这个人即可如果D是时条件判断也是真就是D反之就是C。 代码展示
方法一依次假设法最容易想到的方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0, b 0, c 0, d 0;if (a 1)//假设伪造者是A{if (((a ! 1) (c 1) (d 1) !(d 1)) 3)//判断是否符合三假一真条件{printf(The killer is A.\n);}else{a 0;}}if (b 1){if (((a ! 1) (c 1) (d 1) !(d 1)) 3){printf(The killer is B.\n);}else{b 0;}}if (c 1){if (((a ! 1) (c 1) (d 1) !(d 1)) 3){printf(The killer is C.\n);}else{c 0;}}if (d 1){if (((a ! 1) (c 1) (d 1) !(d 1)) 3){printf(The killer is D.\n);}else{d 0;}}return 0;
}方法二 逻辑推断法较容易想到速度最快结构最简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0, b 0, c 0, d 0;if (d 1)//假设伪造者是D{if (((a ! 1) (c 1) (d 1) !(d 1)) 3)//判断是否符合三假一真条件{printf(The killer is D.\n);//是则伪造者是D}else{printf(The killer is C.\n);//不是伪造者只能是C}}return 0;
}效果展现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无人生还这个项目的解题思路代码以及效果展示那么你猜到凶手是谁了吗希望对你的C语言学习有所帮助作为刚学编程的小白可能在一些设计逻辑方面有些不足欢迎评论区进行指正看都看到这了点个小小的赞或者关注一下吧当然三连也可以~你的支持就是博主更新最大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939年发行时书名为Ten Little Niggers后改为Ten Little Indians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39年。 该小说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荒岛之上的连环谋杀案。《无人生还》融合了犯罪小说之外的故事类型。如文中对不少人物特别是布伦特小姐和维拉的心理活动有着大段描写有些段落接近意识流小说的写法。 ↩︎